标题切尔诺贝利劫后一年
栏目在国外
作者劳伦斯·埃利奥特
出处深圳风采
期数总第 75 期
在1986年4月26日凌晨以前,切尔诺贝利是苏联乌克兰的一个普通小镇,世界上的人知道它的很少。可是那一天,它突然轰动了世界。今天,每一种文明语言中都已有了它的名字——切尔诺贝利,意为一场核灾难。
那个4月的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如今事隔一年,还面临着什么反响?
4月28日星期六凌晨一时二十三分,距切尔诺贝利十四公里的核电厂的第四号反应炉发生了一次可怕的爆炸,掀飞了屋顶。几秒钟后,另一次爆炸射出了石墨块和燃料物质。热石墨块引起的大火,有吞没核电厂另三座核炉的危险。核炉炉芯部分熔入地下,很可能引起另一可怕的情况:熔穿,亦即熔化的燃料烧穿核炉室的混凝土地板,深入地下,污染这一地区的地下水——这是一百公里外的基辅市所依赖的水源。
一柱放射性碎物和气体——包括碘一三一、铯一三七(cesium137)和锶九十(strontium90)——冲上一公里的高空。有两名工人当场死亡,另有二十九人因皮肤烧伤的面积太大并大量内出血,后来也丧了生命。二百多名那一地区的居民随后因辐射病入院,他们呕吐、腹泻、发烧、脱发。在今后几十年,预料有许多人会生恶性肿瘤。
4月27日星期日 核炉的炉芯继续猛烈强度燃烧,消防员冒着致命剂量的辐射救火之际,用大客车开始将半径三十公里范围内的十三万五千居民撤走。
下午二时,切尔诺贝利的放射云越过了瑞典边界。第二天早上,斯德哥尔摩以北福斯玛克核电厂的人员上班时接受例行辐射检查,他们的鞋子显示有十倍于正常水平的放射能。
4月28日星期一 瑞典科学家的追踪发现云团来自波罗的海彼岸。是苏联境内发生了核子意外吗?苏联冷冷地答道:绝对没有。
下午四时,瑞典电台报道,空气中的铯一三七,含量为平常的一万倍。切尔诺贝利爆炸后六十二小时,苏联依然不肯吐实——明知他们的缄默会使万千人,包括他们自己的国人在内,死于非命。
最后在下午九时,莫斯科电台读出了一篇只有四十二个俄国字的简短声明: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发生意外;政府已成立委员会;并已采取步骤消除这次意外的后果。第二天,政府承认曾撤退人民,有二人死亡。那一整星期,苏联没有再发表真正的消息。
5月5日星期一 维也纳国际原子能总署署长汉斯·布利克斯和该署原子核安全主任莫里斯·罗森视察出事地区。他们是最早飞临那里的外来者。
直升机在核炉上投下五千多吨硼、白去石、铅、沙和粘土,以闷熄燃烧的石墨,但这只能将炉芯与外界绝缘,结果使温度升逾了摄氏三千度。辐射能的发射升到了自爆炸以来的最高水平,工作人员掘地道至核炉下,用混凝土加强地基,又将液体氮泵至核炉下,冻凝那里的土地。
5月6日星期二 炉芯温度急骤下降,测得的辐射读数几乎降到了零。官员们觉得核炉火灾已受控制。勇敢救火的入付出了高的代价,最早死于切尔诺贝利的人中有许多是消防员,这些捐躯者都葬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处地方。
今后要做的艰苦工作是清洁污染并将核炉封闭在混凝土墓内。
5月14日星期三 戈尔巴乔夫在电视上发表了大家等待已久的“切尔诺贝利演说”。他没有冲谈意外的严重性,但也未向受切尔诺贝利放射尘之害的国家道歉。
现在受害的国家已相当多了。毒云乘时常转向的风散开,污染了整个欧洲,二十余国至少对某些食物和户外活动颁下禁令。“为了预防,我们会叫容易受害的人——孩子和孕妇——待在室内,等毒云过去,”瑞典核能督察弗里杰斯·莱史说道。在房间里,他们可以免受毒性强消失快的碘的毒害。
在斯堪底纳维亚北方边缘一带,万千游牧的拉普人可能必须结束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大雨把切尔诺贝利的毒降在脆弱的环境里,无根的地衣会保留高浓度的放射能,并把毒传给拉普人的驯鹿群。
西德有几个州禁食牛奶、蔬菜叶,并禁止露天游泳。在意大利,大家抢购奶粉和冷冻蔬菜。
7月2日星期三 美国的盖尔医生与苏联医生合作,为切尔诺贝利受辐照最严重的人移植骨髓,他报告说他的十三个病人死了八个。
欧洲共同体禁止从七个受污染最严重的东欧国家输入新鲜食物,使那些国家的经济受到灾难性影响。波兰对放射尘极为关怀,下令所有十七岁以下的孩子全都服食碘剂,农民在食物出口方面的损失达二千五百万美元。瑞典政府答应赔偿那些被迫掩埋牧场倒掉毒奶的人,又答应偿付拉普人准备在今后八个月送往屠场的六万头相信已不可食用的驯鹿。所将花费的纳税人的钱达一亿五千万美元。
英国的禁令将使三百万头羔羊不得送往肉店,全国农会说,英国农业的总损失,可能达七百万美元。
8月29日星期五 国际原子能总署在维也纳举行的意外后检讨会议结束。六十二国的专家参加会议讨论此灾。苏联代表发出一套三册的报告,结论指出这次意外主要出在人为的严重错误。他们回答问题,表示歉意,并说今后会多加小心。
许多代表对这种“坦白”表示满意,但另一些则认为是故意要岔开大家对那四个月前爆炸的反应炉的设计缺点提出问题。那是座用石墨减速的RBMK型反应炉,除这座外,苏联还另有十四座此型反应炉在操作。有些西方专家对这种反应炉设计之简陋表示震惊。它的结构一贯有问题,又深藏在纠缠复杂的管道系统里,不但难以控制,而且如果发生故障,它不会自动停止操作,因此会有发生过热现象的危险,此外,它还缺少一个保护罩,以防止漏出的放射性物外溢。
另一方面,谁也不怀疑这是四号反应炉的操作者“存心和故意”违反安全守则而闯的祸。他们愚味得惊人,竟关了重要的安全设备,以进行一项无关紧要的涡轮发电机试验。一位科学家道:“这简直是让糊涂虫在管理核电厂。”
12月31日星期三 四号反应炉已封闭在墓中了,一号及二号反应炉恢复供电。苏联说,他们将不会再添建新的RBMK炉,不过已经在造的那七座例外。
死亡人数增至三十一人。估计在今后七十年将有万千人因曾直接暴露于辐射或吸入铯一三七而患癌死亡。一千多平方公里肥沃的乌克兰农田因污染有毒而荒芜废弃,只有工作人员在那里刮起表层泥土当作核废料埋藏。撤走的人也许可于四年后获准回家。
据苏联的领袖说,这次意外造成三十亿美元的损失,但苏联声望所蒙受的打击,全世界对苏联工艺敬重的降低,邻国因苏联失信而对苏联尊崇的减弱,及苏联与东欧所谓盟国关系紧张的加剧——这些损失的代价,都是无可计算的。
核能是福还是祸,如今切尔诺贝利灾难已一周年了,核能的前景如何?
在西方世界,群众似乎要把这妖怪收回瓶内。自1979年三里岛事件以来,美国没有人申请过建造核电厂的执照。现在欧洲也有了同样的恐惧态度。
问题是妖怪不肯回瓶,全世界现有三百九十余座商营核炉在工作,供应人类用电总量的百分之十五。
这是不是说世界处于危险之中?不。
真实的情况是核能是一种危险性小而引起的恐惧却很大的工业。在切尔诺贝利以前,从无一人死于民营核电厂的辐射。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切尔诺贝利,那些导致灾难的缺点——一座漫画家笔下式的发电厂和一群不称职的工作人员——应该使我们可以放心。
如果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对核能弃而不用,我们便不会遭受切尔诺贝利这一难。可是这几十年我们要付的代价是烧更多的煤和石油,制造更多的酸雨和生病的森林,甚至使地球遭受更坏的“温室作用”,因呼吸器官病而早死的人也要多出万千。
切尔诺贝利意外发生后,国际间正在考虑一些提议,授予国际原子能总署以进行安全检查与颁发强迫执行的标准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