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一万余条中国古文诗词曲赋精选,包含作者信息、原文、评析、注释、译文、赏析、辑评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登兖州城楼 [诗]

作者杜甫 [唐](712年-770年)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正文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岳,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注释
  海岳:一作「海岱」。

辑评
  《瀛奎律髓》:此诗中两联似皆言景,然后联感慨,言秦、鲁俱亡,以「古意」二字结之,即东坡用《兰亭》意也。

  《唐诗品汇》:刘云:俯仰感慨语,何地无之(「浮云」二句下)。

  《唐诗广选》:赵子常曰:曰「从来」则平昔抱怀可见,曰「独」则同登楼者未必知之。

  《批点唐诗正声》:三、四气象宏阔,俯仰千里;五、六凄婉,上下千年,良为慨叹。秦王好大喜功,鲁恭好宫室,言之以讽,可谓哀而不伤矣。公诗实出其祖审言《登襄阳城》,气魄相似。

  《杜工部诗说》:前半,登楼之景;后半,怀古之情。共驱使名胜古迹,能作第一种语。此与《岳阳楼》诗,并足凌轹干古。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赵汸曰:「孤嶂」、「荒城」一联感慨深矣。时方承平,故虽哀而不伤。

  《唐诗摘钞》:凡起调高则收处宜平落以遗其声;起调平则收处宜振起以激其响。七句「从来」二字是振起之法也。碑已不在,殿已无馀,此临眺时所以怀古情深也。本不在,言「在」;本无馀,而说有「馀」,此诗家之妙旨;言「在」,而实不在;言「馀」,而实无馀。此读者之善会。

  《杜诗详注》:赵汸云:三、四宏阔,俯仰千里;五、六微婉,上下千年。张鋋注:凡诗体欲其宏,而思欲其密。广大精微,此诗兼之矣。

  《瀛奎律髓汇评》:冯班:不让乃祖。陆贻典:此与审言《登襄城》一律。查慎行:此杜陵少作也,深稳已若此。五、六每句首尾下字极工密,所谓「诗律细」也。纪昀:此工部少年之作,句句谨严。中年以后,神明变化,不可方物矣。以「纵目」领起中四句,即从「秦碑」、「鲁殿」脱卸出「古意」作结,运法细而无迹。又云:晚唐诗多以中四句言景,而首尾言情。虚谷欲力破此习,故屡提倡此说。冯氏讥之,未尝不是。但未悉其矫枉之苦心,而徒与庄论耳。无名氏(乙):盛唐精壮,妙含馀韵则初唐矣。

  《絸斋诗谈》:此等诗在集中不多得。其胸中尚无隐忧,身处俱是乐境,故天趣足而象气佳,此后则不能如此已。三、四用力字在腰,五、六用力字在尾,此便是句法变换处,不然便是骈砌手。

  《唐宋诗醇》:安雅妥贴,杜律中最近人者,故后人多摹此派。

  《杜诗话》:《登兖州城楼诗》,公十五岁时作,时公父闲为兖州司马,故有「东郡趋庭」句,《壮游》诗所谓「往岁十四五,出游瀚墨场,」要是公当家运世风正盛之际云尔。诗之雄杰,与《登岳阳楼》并堪千古。然是时郭子仪将兵五万屯奉天备吐蕃,白元光、李抱玉各出兵击贼,故「戎马关山北」一语,不胜只身飘泊之感,盖《兖》无事而吊古,《岳》即景以伤今,情绪殊判然也。

  《读杜心解》:三、四,横说,紧承「纵目」;五、六,竖说,转出「古意」。末句仍缴还「登」字,与「纵目」应。局势开拓。结构谨严。

  《杜诗镜铨》:此集中第一首律诗,气象宏阔,感慨遥深,公少作已不同如此。三、四承上「纵目」字写景;五、六起下「古意」字感怀,章法方不呆板。

  《此木轩唐五言律诗读本》:此诗每句第一字皆乎,可知昔贤亦不堪检点到此等处。

  《唐诗近体》:安雅妥帖,杜律中最近人者。

  《唐宋诗举要》:吴北江曰:此公少作,固已蹴踏初唐请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