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柳永 [宋](987年-1053年)
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正文 昨宵里恁和衣睡,今宵里又恁和衣睡。小饮归来,初更过,醺醺醉。中夜后、何事还惊起?霜天冷,风细细,触疏窗、闪闪灯摇曳。
空床展转重追想,云雨梦、任攲枕难继。寸心万绪,咫尺千里。好景良天,彼此,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
译文 昨夜穿着衣服裹着被子睡了,今夜又是如此。睡前独自饮酒,一直到初更时分才醉醺醺地归来。刚过中夜,又被惊醒,是为什么事呢?寒冷的天气,微风细细,吹动花格窗子,灯火摇曳不定。
深夜辗转反侧无法入眠,想要重温旧梦,却难以继续。心中无限情绪,情人却在万里之遥。这良辰美景,空有相思的情意,却没有相见的办法。
赏析 作者在著名的《雨霖铃》中写了他与情人的离别,其中有行者对来日情事的设想:“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而这首《婆罗门令》就内容而言,则像是《雨霖铃》的续篇,写别后旅居时事。词中通过羁旅者中宵酒醒的情景,抒写了他的离愁与相思。
上片写孤眠惊梦的情事。开头二句从“今宵”联系到“昨宵”,说昨夜是这样和衣而睡,今夜又这样和衣而睡。连写两夜,而景况如一。从羁旅生活中选择“和...(上海辞书出版社 - 唐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 周啸天)
评析 《婆罗门令·昨宵里恁和衣睡》是北宋词人柳永的词作。这是一首羁旅相思词,作者通过多种艺术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辅叙了主人公睡前的孤苦无聊,生动展现了男主人公在旅途中的所想所感,表达了梦中的甜蜜温馨以及梦醒后的相思成灾。
注释 婆罗门令:词牌名,调见柳永《乐章集》,原注“夹鐘商”。与《婆罗门引》不同。
恁:如此,这样。
和衣睡:穿着衣服裹着被子睡觉。足见寂寞无聊之极。
疏窗:雕有花格的窗子。宋·黄裳《渔家傲》:“衣未剪,疏窗空引相思怨。”
摇曳:来回晃荡的样子。
展转:即“辗转”。
云雨:指男女欢合,出自宋玉《高唐赋》。
攲(yi)枕:斜倚枕头。攲,依靠。
咫尺千里:比喻距离虽然很近,但很难相见,好像是远在千里之外一样。咫,周制八寸,合今制市尺六寸二分二厘。
辑评 唐圭璋:颇有“写物图貌,蔚似雕画”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