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一万余条中国古文诗词曲赋精选,包含作者信息、原文、评析、注释、译文、赏析、辑评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 [诗]

作者林逋 [宋](967年-1028年)
林逋,字君复,又称和靖先生,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今奉化市裘村镇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北宋著名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正文
  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头秋色亦萧疏。

  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译文
  生前在西湖边青葱的山岭上构筑庐舍,死后坟头上应该是秋色萧索。

  哪一天皇帝要搜求我的遗稿,我应该庆幸从来没有写过什么谈封禅之书。

赏析
  这首诗最早曾书于林逋自作寿堂壁上,是他临终明志之作。诗题一作“先生临终之岁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当是后人所题,不出林逋之手。

  “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二句,从“结庐”和“坟前”落笔,由生前写到身后,概括了他的一生。林逋是个清苦的隐逸诗人。绿波荡漾的西子湖水,翠竹葱茏的湖心孤山,令这位“梅妻鹤子”的诗人流连徜徉。这面湖依山的庐舍,正是他朝夕相处之所。诗人在此,虽“家贫衣食不足”,却“性...(上海辞书出版社 - 宋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 黄,刚)

评析
  《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作品。此诗前二句从“结庐”和“坟前”落笔,首句写庐,次句写坟,由生前写到身后,概括了他的一生;后二句是用典,作者以遗稿中并无封禅书一类阿谀谄媚文字自慰,说自己不屑于像司马相如那样希宠求荣,以示高洁。全诗格调高逸淡远,体现了林逋的一贯诗风。

注释
  寿堂:停放死者棺木以行祭礼的厅堂。此处指坟墓。
  书:书写。
  一绝:一首绝句。
  志:记。
  青山:青葱的山岭。此指西湖孤山。
  结庐:构筑房舍。
  萧疏:寂寞,凄凉。
  茂陵:汉武帝陵墓,这里即指汉武帝。
  遗稿:指前人遗留下的手稿。
  封禅(shàn)书:指司马相如言封禅事的遗书。

辑评
  宋人严有翼《艺苑雌黄》:自非学力高迈,超越寻常拘挛之见,不规规然蹈袭前人陈迹者,何以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