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无名氏 [周](?-?)
周朝佚名作者的统称。
正文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译文 山上有茂盛的扶苏,池里有美艳的荷花。
没见到子都美男子啊,偏遇见你这个小狂徒。
山上有挺拔的青松,池里有丛生的水荭。
没见到子充好男儿啊,偏遇见你这个小狡童。
赏析 《山有扶苏》为《郑风》的第十首。这首诗写一位女子在与情人欢会时,怀着无限惊喜的心情对自己恋人的俏骂。就是这样一首明白易懂的情歌,却因历代说诗者的刻意求深而蒙上重重烟雾,仿佛诗中真有什么深意似的。《毛诗序》说,“刺忽也。所美非美然。”郑玄笺说:“言忽所美之人实非美人”,“扶苏之木生于山,喻忽置不正之人于上位也。荷花生于隰下,喻忽置有美德者于下位。此言其用臣颠倒,失其所也。”以为是讥刺郑昭公忽的,这种...(上海辞书出版社 - 先秦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 史,乘)
评析 《国风·郑风·山有扶苏》一诗出自《诗经》,为《国风·郑风》的第十首。为先秦时代郑国华夏族民歌。这是一首描写男女约会时女子对男子的戏谑、俏骂的诗歌。全诗二章,每章四句。全诗充满了调侃、戏谑的意味,笑骂中蕴含着深厚的爱,清新活泼。又因为全诗出自少女之口,不失其天真、善良。
注释 隰(xí):洼地。
华(huā):同「花」。
子都:古代美男子。
狂:狂妄的人。
且(jū):助词。一说拙、钝也。
乔:高大。
游龙:水草名。即荭草、水荭、红蓼。
子充:古代良人名。
狡童:姣美的少年。一说为狡狯的少年。
辑评 清·牛運震:比物點襯鮮澤,此以扶蘇興狂且,以荷華興子都也,又此以喬松興子充,以游龍興狡童也。
近代·陳子展《詩經直解》:疑是巧妻恨拙夫之歌謠。「不見子都,乃見狂且」,猶云「燕婉之求,得此戚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