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一万余条中国古文诗词曲赋精选,包含作者信息、原文、评析、注释、译文、赏析、辑评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诗]

作者元好问 [金](1190年-1257年)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正文
  【其一】

  翠叶轻笼豆颗均,胭脂浓抹蜡痕新。

  殷勤留着花梢露,滴下生红可惜春。

  【其二】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译文
  【其一】

  被绿叶轻巧地包笼——豆粒般的蓓蕾是那么均匀。

  被胭脂浓浓地涂抹——蜡痕般的花蒂是那么鲜新。

  我怀着满腔的情意,再三要留住花梢的露水。

  只怕它滴下花蕾的红艳,可惜了这片明媚的阳春。

  【其二】

  海棠枝间新绽的绿叶一重一重;

  小小的蓓蕾深藏在叶里数点鲜红。

  它爱惜自己的高洁芳心,不轻易向人吐露;

  暂且让应时的桃花李蕊,闹腾在煦煦春风。

赏析
  萧瑟的冬天刚过,在料峭的春寒里,就有嫩绿的小草、热情的红杏出现了。这时桃花微涨着粉脸,梨花轻吐着芬芳,杨柳则悠闲地梳理着柔风。那一派明媚而又烂漫的春光,真是叫人又喜欢,又惋惜。于是多情的诗人,有感叹“林花谢了太匆匆”的;有长恨“水流花谢两无情”的;也有“客散酒醒深夜后”,手把“红烛赏残花”的———这些都总是在花开、花落时,才会激发的诗兴吧。但元好问的这首咏花小诗,却将他流连的目光,落在了“深藏”于...(上海辞书出版社 - 元明清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 张,巍)

评析
  这组首诗描写海棠含苞待放时清新可人的风姿,文字浅易,含意隽永,构思精巧,耐人寻味,彩笔精绘,典丽朗润,纹理细密,色泽鲜艳,光采灿然,格调高雅,韵味醇厚。

注释
  赋:作诗。
  笼:笼罩。
  豆颗:形容海棠花苞一颗一颗像豆子一样。
  胭脂:指红色。
  蜡痕新:谓花苞光泽娇嫩。
  殷勤:情意深切。
  花梢:花蕾的尖端。这句说:露水情意深切地停留在花尖上,不愿滴下来似的。
  生红:深红,指花瓣。
  一重重:一层又一层。形容新生的绿叶茂盛繁密。
  小蕾:指海棠花的花蕾。
  芳心:指花的芬芳的花芯。
  轻吐:轻易、随便地开放。
  且教:还是让。
  闹春风:在春天里争妍斗艳。

辑评
  总评:

  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正民《元好问集》:这组首诗在淡雅之中透露出深沉,形象之中显示出哲理,是咏物与言志妙合无垠的优秀诗作。

  浙江工商大学离休教师黄绍筠《中华古典诗歌吟味》:描写海棠含苞待放时清新可人的风姿,既显示了观察和体物的精细,也表现了不随流俗的高洁情操。格调高雅,韵味醇厚。

  【其一】

  浙江工商大学离休教师黄绍筠《中华古典诗歌吟味》:先用工笔刻画海棠花苞的形态和色泽,写出海棠的娇艳可爱。再以移情法,写露水深情地停留在花蕾上,生怕滴下来减褪了海棠那红艳的美色,把春天赶跑了。表现了诗人珍惜美好事物的心情。

  现代学者张洁凯、全凤荣《四季咏物诗赏析》:这首小诗,彩笔精绘,典丽朗润,纹理细密,色泽鲜艳,光采灿然,状未开海棠的娇美之态如在眼前。

  【其二】

  现代学者张洁凯、全凤荣《四季咏物诗赏析》:三四句意韵隽永,诗人借花喻世晓理,告诫儿辈,语重情长意切,这对于当代的读者和后来人,也不无启迪。

  现代学者孙吉生《中师文选鉴赏辞典》:这首小诗,文字浅易,含意隽永,构思精巧,耐人寻味。一个。藏”字统领全篇,暗含了诗人的归隐和他的品质和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