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一万余条中国古文诗词曲赋精选,包含作者信息、原文、评析、注释、译文、赏析、辑评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苏幕遮 · 草 [词]

作者梅尧臣 [宋](1002年-1060年)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诗小传》等。

正文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译文
  堤坝上的绿草含水带露,远处的房屋在如烟春色的掩映下若隐若现。雨后天色变晴,江水开阔,到处都是萋萋的芳草。离乡宦游的才子年少成名,他穿上及地的青色章服,衣服颜色与嫩绿的草色互相映衬,十分相宜。

  芳草把路边一个又一个的长亭连接起来,使得远道凄迷。那萋萋的芳草,仿佛是在埋怨宦游的王孙公子已经忘记了归期。眼看梨花落尽,春天马上又要过去了。日光渐暗,暮霭沉沉,那翠绿的春草也似乎变得苍老了。

赏析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七《乐府·咏草词》云:“梅圣俞在欧阳公座,有以林逋《草词》‘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为美者,圣俞因别为《苏幕遮》一阕云云。欧公击节赏之。”我国古代作家的一些名篇,往往是在立志胜过别人的同题之作的情况下产生的。张衡不满班固的《两都赋》,另作《二京赋》,“精思傅会,十年乃成”,终于使之成为京都赋中的大观。唐宋诗词中这类例子就更是不胜枚举了。梅尧臣是北宋名作家。他在创作上自期甚...(上海辞书出版社 - 唐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 吴汝煜)

评析
  《苏幕遮·草》是宋代文学家梅尧臣的词作。此词上阕以绮丽之笔,突出雨后青草之美;下阕以凄迷之调,突出青草有情,却反落入苍凉之境。全词通过上下阕的对照,抒发了作者的惜草、惜春的情怀,寄寓了作者的身世之感,形象鲜明突出,意境深远含蓄,耐人寻味。

注释
  苏幕遮:唐教坊曲名,来自西域。后用为词牌名。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墅:田庐、圃墅。
  杳:幽暗,深远,看不到踪影。
  萋萋:形容草生长茂盛。
  庾郎年最少:庾郎本指庾信。庾信是南朝梁代文士,使魏被留,被迫仕于北朝。庾信留魏时已经四十二岁,当然不能算「年最少」,但他得名甚早,「年十五,侍梁东宫讲读」(《庾开府集序》)。这里借指一般离乡宦游的才子。
  窣(sū)地:拂地,拖地。窣:拂,甩动。
  窣地春袍:指踏上仕途,穿起拂地的青色章服。宋代六、七品服绿,八、九品服青。刚释褐入仕的年轻官员,一般都是穿青袍。春袍、青袍,实为一物,用这里主要是形容宦游少年的英俊风貌。
  嫩色宜相照:指嫩绿的草色与袍色互相辉映,显得十分相宜。
  长亭:古路旁亭舍,常用作饯别处。《白孔六帖》卷九有「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一切经音义》有「汉家因秦十里一亭。亭,留也」。
  王孙:贵族公子。
  落尽梨花春又了:化用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三月》诗句:「曲水飘香去不归,梨花落尽成秋苑。」

辑评
  宋·吴虑臣《能改斋漫录·卷十七·〈乐府·咏草词〉》:梅圣兪欧阳公座,有以林逋词「金谷年年,乱生春色准为主」为美者,圣兪因别为《苏幕遮》一阕云云。欧公击节赏之。

  清·王静安《人间词话》:人知和靖《点绛唇》、圣兪《苏幕遮》、永叔《少年游》三阕为咏春草绝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