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朴 [元](1226年-1306年)
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作家(另有一说为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等。
正文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译文 云收雨停,雨过天晴,水面增高并增添了波澜,远处高楼显得比平时更高了,水让人感觉到比平时更凉爽了,雨后的瓜也似乎显得比平时更甜了,绿树的树阴一直遮到画檐。纱帐中的藤席上,有一个芳龄女孩,身着轻绢夏衣,手执罗扇,静静地享受着宜人的夏日时光。
赏析 借景言情,是中国古典诗词表情达意的手法,四时景物经常在作品中出现。这样,不同的节令、风景便逐渐被创作者和接受者赋予了一些约定俗成的含义。春天的万物复萌、花开花谢,或被用来表达生活中微妙的憧憬,或被借以寄托人生短促的叹喟。而秋日的草木凋零,则易于惹动游子凄凉的感怀,寥廓天宇,萧萧落木,可因肃杀而使人低沉,也可因高远而令人振奋……
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诗词曲家对春和秋有着明显的偏爱。他们刻意描画,阐...(上海辞书出版社 - 元曲鉴赏辞典(新一版) - 么书仪)
评析 此曲运用写生手法,勾画出一幅宁静的夏日图。前三句描绘出云收雨霁、水凉瓜甜、树阴垂檐的画面,后两句描写消受着宜人时光的“玉人”。整首小令中没有人们熟悉的夏天燥热、喧闹的特征,却描绘了一个静谧、清爽的情景,使人油然产生神清气爽的感觉。全曲运用白描,洗净铅华,选景精当,语言简洁,显示了作者的艺术功力。
注释 越调:宫调名。天净沙:曲牌名,入越调。
画檐:有画饰的屋檐。
纱厨:用纱做成的帐子。簟(diàn):竹席,苇席。
缣(jiān):细的丝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