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万里 [宋](1127年-1206年)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卒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正文 绿杨接叶杏交花,嫩水新生尚露沙。
过了春江偶回首,隔江一片好人家。
赏析 南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杨万里赴广东常平茶盐任,途经太和江(在今江西泰和),赋诗三首,这里选的是其一、二两首。
第一首第一句是作者平视近处所见;第二句是俯视下方所见;而第二首第一句则是翘首远望之所见。
这是作者过江之后,回顾对岸所见到的景象。按时间顺序说,先过江,才回顾;回顾,才见景。然而作者却先写了景物,然后才说“过了春江偶回首”,这不仅点出题目之“渡”,同时也才告诉读者:这些景物是在过江之...(上海辞书出版社 - 宋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 李景白)
评析 诗人杨万里十分擅长发现并状写生活中的美。春回大地,柳叶见天展开,叶叶交接;杏花不时绽放,朵朵衔叠;春水悄悄滋生,默默升涨。在他的笔端,绿杨、红杏、河水、沙石,仿佛都有了生命,在交头接耳商讨着,如何装点这春的大地。近看如此,远望呢?诗人离开了绿杨红杏的此岸,渡河到了彼岸,无意中回头一看:那树、那花、那水,成了绿、红等色块拼合的一片,传递出妙不可言的朦胧美。
注释 太和江:杨万里去广东常平茶盐赴任途中经过的一条江。
接叶:(杨柳发出新芽)叶叶相接。
交花:(杏树开花)花花相交。
嫩水:新生的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