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一万余条中国古文诗词曲赋精选,包含作者信息、原文、评析、注释、译文、赏析、辑评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送人东游 [诗]

作者温庭筠 [唐](812年-866年)
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正文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译文
  荒弃的营垒上黄叶纷纷飘落,心怀壮志你告别了古塞险关。

  飒飒秋风将送你到汉阳渡口,初升的太阳会迎你在郢门山。

  江东亲友有几人正望眼欲穿,等候着你的孤舟从天涯回还。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再次相见,举杯畅饮以抚慰离人的愁颜。

赏析
  诗题为“送人东归”,所送何人不详。看诗中地名都在今湖北省,可知是温庭筠宣宗大中十三年(859)贬随县尉之后、懿宗咸通三年(862)离江陵东下之前的作品,很可能作于江陵,诗人时年五十左右。

  关于本诗的发端,清人沈德潜曰:“起调最高。”(《唐诗别裁集》)试想:地点既傍荒凉冷落的古堡,时令又值落叶萧萧的寒秋,此时此地送友人远行,那别绪离愁,将何以堪!然而出人意料,接下去诗思却陡然一振:“浩然离故关”——...(上海辞书出版社 - 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 赵庆培)

评析
  此诗写送别,“浩然离故关”一句确立了诗的基调,由于离人意气昂扬,就使得黄叶飘零、天涯孤棹等景色显得悲凉而不低沉,因而慷慨动人。诗的最后一句透露出依依惜别的情怀,虽是在秋季送别,却无悲秋的凄楚。全诗意境雄浑壮阔,慷慨悲凉,有秋景而无伤秋之情,与人别而不纵悲情,毫无作者“花间词派”婉约纤丽的文风。

注释
  荒戍:荒废的边塞营垒。
  浩然:意气充沛、豪迈坚定的样子,指远游之志甚坚。《孟子·公孙丑下》:“予然后浩然有归志。”
  汉阳渡:湖北汉阳的长江渡口。
  郢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即荆门山。
  江:指长江。
  几人:犹言谁人。
  孤棹:孤舟。棹,原指划船的一种工具,后引申为船。
  何当:何时。
  樽酒:犹杯酒。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离颜:离别的愁颜。

辑评
  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律诗贵工于发端,承接二句尤贵得势,如懒残履衡岳之石,旋转而下,此非有伯昏无人之气者不能也。如“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下即云“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古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下云“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此皆转石万仞手也。

  沈德潜《唐诗别裁》:贾长江“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温飞卿“占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卑靡时乃有此格。后唯马戴亦间有之。(《说诗晬语》)又曰:起调最高。

  黄叔灿《唐诗笺注》:首联领起,通篇有势,中四语结撰亦称。如此写离情,直觉有浩然之气。

  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中晚罕此起笔,竟体亦极浑脱(首四句下)。

  周咏棠《唐贤小三昧集续集》:高朗明健,居然盛唐格调。晚唐五言似此者,亿不得一。

  纪昀《删正二冯先生评阅才调集》:苍苍莽莽,高调入云。温、李有此笔力,故能熔铸一切浓艳之词,无堆排之迹。

  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直逼初、盛。

  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温庭筠“古戍落黄叶”,刘绮庄“桂楫木兰舟”,韦庄“清瑟怨遥夜”,便觉开、宝去人不远。可见文章虽限于时代,豪杰之士终不为风气所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