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一万余条中国古文诗词曲赋精选,包含作者信息、原文、评析、注释、译文、赏析、辑评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归园田居(其三) [诗]

作者陶渊明 [晋](352年-427年)
陶渊明,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正文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
  南山下田野里种植豆子,结果是草茂盛豆苗疏稀。

  清晨起下田地铲除杂草,暮色降披月光扛锄回去。

  狭窄的小路上草木丛生,傍晚时有露水沾湿我衣。

  身上衣沾湿了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

赏析
  《归园田居》第一首的结尾二句,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所谓“自然”,不仅指乡村的自然环境,亦是指自然的生活方式。在陶渊明看来,为口腹所役,以社会的价值标准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追逐富贵,追逐虚名,都是扭曲人性、失去自我的行为。而自耕自食,满足于俭朴的生活,舍弃人与人之间的竞逐与斗争,这才是自然的生活方式。不管这种认识在社会学中应作如何评价,终究是古今中外反复被提出的一种思想。当然,陶渊明作为一...(上海辞书出版社 -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 孙,明)

评析
  此诗是晋末宋初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归园田居》五首的第三首。这首诗十分细腻、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作品既因运用典故而使诗句的含蕴更为深远,又不因运用典故而使诗句失去真淳的情意,风格清淡而又不失典雅,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对归隐的自豪。

注释
  南山:指庐山。
  稀:稀少。
  兴:起身,起床。
  荒秽:指野草之类。形容词作名词。秽: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
  带:一作「戴」,披。荷(hè)锄:扛着锄头。荷,扛着。
  狭:狭窄。
  草木长:草木丛生。
  夕露:傍晚的露水。
  沾:打湿。
  足:值得。
  「但使愿无违」句: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但,只;违,违背。

辑评
  苏轼:以「夕露沾衣」之故而违其所愿者,多矣!

  查慎行:前言桑麻,此言种豆,皆田园中实事,亦有次第。

  龚望《陶渊明集评议》:五古中之精金秀玉。陶公本色,于这样诗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