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电脑报 1992-2001 十年文章全集
电脑报 1992-2001 十年文章全集
包含从 1992 年 - 2001 年间,两万余篇期刊文章,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网络名词新解
栏目网络与通信
作者王洪
发布1997-01-01
  Internet缩短了空间的距离,在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Internet联系,就好象面对面交谈一样。因而网络上的语言融汇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肤色的各种文化,形成了许多很奇特的名词,以下就是几个例子:
  烘培机:
  英文Homepage的译音,WWW主页的意思,多见于港台地区的结点中。
  线民:
  源于港台的警匪片,原意是指给警方提供线索的非警务人员,这里是指通过网线(也包括拨号上网)连接在一起的人,也就是Internet的用户。
  网虫:
  对Internet极度着迷的人,因为上网时间过多,就好象仅在网络上生存一样,所以被人们戏称为“网虫”。
  伊妹儿:
  E-mail的译音,电子邮件的意思,因为电子邮件方便快捷,线民们对这种通信方式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此“伊妹儿”也是对电子邮件的昵称。
  酱子:
  BBS上贴出的信中多见的一个词,实际上是“这样子”的一个连音缩写。
  虾:
  就是“大侠”,最早源于武侠小说,这里特指在某方面水平很高的“专家”,多见于求助信中,例如,“小弟急需《C&C》游戏密技,请各位大虾拔刀相助,在下先行谢过。”从这个词中可以看出在Internet网上虽然是素未谋面的人关系也可能很亲密。
  泥巴:
  英文MUD的直译,而在这里MUD是Multiple User Dimension(多用户世界)或Multiple User Dialogue(多用户对话)的缩写,实际上是一种在Internet上多人参与的游戏。也因为人们对这种游戏形式的喜爱,一旦参与其中多不能自拔,所以戏称“泥巴”。
  斑竹:
  BBS的常客对“版主”的戏称,在BBS中,某一论坛版成功与否,版主的作用功不可没,所以当好“斑竹”可不容易。
  东东:
  儿童语言中“东西”的意思,略带褒意,当某个网虫有了某些心得,想拿出来与大家共享,多自称有个好“东东”。
  猫:
  Modem的谐音,调制解调器,拨号上网必须的工具。
  瘟95:
  Win95的中文谐音,指Windows 95操作系统。许多电脑玩家对Win95有一种特殊的情结,无论你是不是喜欢这个操作系统,Bill的皇帝大局已定,你非用它不可,称它为“瘟95”实在透着几分无奈。
  灌水:
  在BBS上贴文章称为“灌水”。在早期的BBS系统中,因为资源有限,对文章的质量要求较高,一些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文章就叫做“灌水”,也就是被版主列入删除名单的文章,最近因为BBS发展较快,站点增多,对文章的限制已经放松许多,许多小的站点为了活跃版面甚至公开声称欢迎“灌水”,因而“灌水”已经成了向BBS贴文章的通称。
  还有许多是线民们对某个站点的特殊称谓,比如“私通网络”(四通利方站点)、“情话大学”(清华大学)等等,这些称谓因为含有较多戏谑成分,在大陆还多出现于线民的玩笑中,而港台的一些站点因为地区文化比较开放,给自己起了一些虽然可笑、但是容易记忆的名字,比如“蛋浆奠基”(淡江电机)、“政大发呆天地”等等,有一种大智若愚的感觉。许多初上网的新线民看到这些词汇往往不知所云,称Internet是新词制造基地是再恰当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