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电脑报 1992-2001 十年文章全集
电脑报 1992-2001 十年文章全集
包含从 1992 年 - 2001 年间,两万余篇期刊文章,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在RedHat Linux 7.0 中使用SVGATextMode
栏目软件世界
作者刘素兰
发布2001年20期
  RedHat是如今最具影响力的Linux发行版,可能平时大家都不太注意,在这个发行版中有一个很实用的工具,它就是SVGATextMode(它现在的版本是1.9-7)。SVGATextMode可以让用户定制自己的命令行环境的显示模式,包括屏幕的分辨率,文本显示的行数、列数及字体大小,还有屏幕的刷新率等。对经常在Xwindow之外使用命令行方式的朋友来说,它还是很有用的。就拿笔者来说,现在还在使用几年前购买的老奔,显示器也是可怜的14英寸的,还同时装了Win98和RedHat Linux 7.0两种操作系统。可恼的是在不同的分辨率和刷新率下,屏幕的显示区域总是不相同,总得去调整显示器的屏幕上下左右移动旋钮,虽然可以把Win98和RedHat Linux 7.0的KDE显示模式置为相同,但是在RedHat Linux 7.0的命令行下却还是得调整,真是不胜其烦。而且按系统缺省的显示方式,字体又稍大了一点,屏幕上信息量比较少。幸亏偶然发现的SVGATextMode为我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个工具的软件包位于RadHat第一张光盘的RedHat/RPMS目录下,文件名是SVGATextMode-1.9-7.i386.rpm用户可以到该路径下运行命令:
  rpm -i SVGATextMode-1.9-7.i386.rpm来进行该软件包的安装。
  安装完后进行配置。SVGATextMode的配置保存在etc/Textconfig文件中。其缺省的设置是80×25(即25行,每行字数是80)、屏幕分辨率是640×400,这个设置是对系统的最低要求,在所有VGA下都适用。通过修改Textconfig文件,用户可以把显示模式调到自己最喜欢的状态。本文件已经预置了大量常用的参数设置,通常如果你的显卡支持,只需把要修改的行前的“#”去掉(使有效)或加上一个“#”(使无效),再修改几个数字就行了。
  修改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步,修改显卡设置
  该文件中,所有设置都用“#######”分隔成一个个模块,显得结构清晰。
  首先找到以下几行:
  Chipset "VGA"
  Clocks 25.175 28.322
  ……
  echo "The SVGATextMode config file is configured as `standard VGA' by default."
  ……
  echo ""
  把这几行前面均加上“#”,使它不起作用。
  然后往下看,找到自己的显卡型号,以本人的S3 Trio 64V+为例,找到:
  #ChipSet  "S3"
  再往后几行是许多以#ClockChip开头的行,找到:
  #ClockChip "S3Trio"
  只把这两行的“#”去掉,使其生效。注意以#Clocks开头的行不要动。这样第一步就完成了!
   第二步,修改显示器设置
  首先找到:
  #HorizSync 30-38
  #VertRefresh 50-85
  去掉“#”,并按照你的显示器的实际能力,设置相应的值,如本人的显示器行同步为30KHz~50KHz,场同步为50Hz~90Hz(考虑到本人的“老鸡”,这已经是较低的设置了),可以改为:
  HorizSync 30-50
  VertRefresh 50-90
  然后找到:
  #DacSpeed 40
  这一行的意思是设置显示器的视频带宽,如本人的机器此值为80MHz,可改为:
  DacSpeed 80
  注意:这几项一定要按照显示器的实际参数来改动,否则可能会对显示器造成损害。
   第三步,修改显示模式设置
  前两步都是铺垫,这一步才是直接影响显示效果的,不过也不难。首先要做的是到所提供的显示模式中挑选一个自己中意的。Textconfig文件的后半部分几乎全是一些显示模式的列表,用户可根据自己机器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喜好来选出合适的模式。缺省的模式是80×25,缺省模式的设置在下面这一行中:
  DefaultMode "80x25"
  鉴于本人的机器在Win98和KDE下的垂直刷新率(场同步)均是72Hz,于是找到一组该刷新率下的模式(文件中已经按行同步和场同步把显示模式分了组):
  其中第2个值是行同步值,本人的显示器为50,后面4个值是水平像素数,再后面是垂直像素数,最后则是字体的点阵数。考虑到自己显示器屏幕的大小和眼睛的承受能力,本人选取了第一种,即“100x37”。同时把DefaultMode行改为:
  DefaultMode "100x37"
  修改完毕后,可以试一下效果,到命令行方式下运行:
  SVGATextMode
  成功了,而且800×600分辨率加72Hz的垂直刷新率,显示区域和KDE、Win98一模一样。再也不用调来调去了。不过我们的工作还没完!
   第四步,进一步优化
  上面几步是最基本的设置方法,可以保证使你的命令行界面焕然一新。但还有一些设置可以更改使其性能更好、使用更方便。如以下几句:
  #Option "SLOW_DRAM"
  #Option "MED_DRAM"
  #Option "FAST_DRAM"
  #Option "XFAST_DRAM"
  用于设置显卡的时钟频率(由慢到快),可以去试一试自己的显卡可以支持到何种程度以充分发挥硬件的效能。
  而将下行的“#”去掉,则会在显示区域周围用所选颜色画一个边框。
  #BorderColor 0
  还有一些设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研究一下。最后我们还要让SVGATextMode命令能在系统启动时自动执行。到/etc/rc.d目录底下找到rc.sysinit文件,在后面加上一行:
  SVGATextMode就大功告成了。输入reboot,重启动系统,你会发现系统在登录前已经自动变成了你想要的样子。现在才知道,原来文本方式也可以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