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电脑报 1992-2001 十年文章全集
电脑报 1992-2001 十年文章全集
包含从 1992 年 - 2001 年间,两万余篇期刊文章,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FD——100型软驱主轴电机伺服电路的原理与检修
栏目外设类维护与维修
作者湖南 车生兵
发布1993-10-15
  FD-100型软驱主轴电机伺服电路图如图所

示。不进行磁盘读写操作时,允许驱动器工作的信号ENBL1为高电平,T4饱和,T3无基极电流而截止。T1因基极电流通路未建立而截止,主轴电机不转。驱动器Ⅰ被允许工作时,ENBL1为有效的低电平,此时T4截止,T3由CXO65B⑤脚径R5提供基极电流而导通,从而给T1建立了基流通路,主轴电机通电旋转。主轴电机旋转时,测速线圈产生的交变电压信号经D3-D6整流后给负载R9,负载电压经CXO65B①脚送到其内部比较器一端,⑧脚的基准电压径VR、R6调整后的电压送到比较器另一端,当两者相等时,比较器输出为零,比较器后级的放大器由⑤脚输出恒定大小的电流,使T1的集电极电流保持不变,稳定转速。若某种原因使电机转速过快时,①脚电压上升,⑤脚输出电流减小从而减小T1的集电极电流稳定转速。反之亦然。该电路还设有限流保护电路,由R3和T2组成。当T1的发射极电流大于1A时,R3上压降大于0.68V,使T2饱和导通,此时T1的基极约11.7V,发射极约11.32V,从而T1截止,保护了电机不致被大电流烧坏。R1、D1为写保护电路的红外发射支路,接收电路在主板上。
  主轴电机伺服电路的故障现象主要表现为电机不转,致使无法进行读写操作;或者电机转速不稳,导致读写时出现错误数据,不能引导直至“毁盘”现象的发生。这里,我们仅限于主轴电机伺服电路来讨论。烧好铬铁,先下掉软驱背部边缘的七个螺丝钉,翻转后小心揭开上盖,用铬铁焊掉上盖的屏蔽罩连线。抽掉通讯线在主电路板上的连接头,接着再下掉背部中间的四个螺钉,下掉下盖,拿出支架部分,其背面的一小块电路板即是主轴电机伺服电路板。该电路板的七根连接线按序画在图一的CN中。该电路的检测要点是:主轴电机工作时,ENBL1应为低电平,有十12V电压输入;CX065B⑧脚基准电压不应有变化;⑤脚为高电位,T3应导通。根据我们检修的经验,T3,C2,CX065B损坏的情况居多,其它元件很少损坏。T3损坏后,导致电机不转或转速不稳定,这可从电机上的测速卡来判断,可用黑白或彩电电源调整激励管来代替。如:2060,9014,3DG8B,3DG12等。C2损坏后导致基准电压小或不稳,严重的导致“飞车”。CX065B的损坏可以测量它的在路电阻来判断,其正常值列于表1中,仅供参考。
  偶尔还会遇到使用时间长后T1放大能力减弱,电机转速明显减少又不想更换T1的情况,此时,可调节VR在50HZ日光灯下观察电机上的测速卡,标有50HZ那一圈的图案既不左移,也不右移时正常。(湖南车生兵)
  脚  1  2  3  4  5  6  7  8
  *  0 . 6  1 4 . 2  6 . 2  0  1 4  2 8  4 . 6  4 . 4
  
  +  0 . 6  7 . 6  8   0   8  ∞  6 . 5  4 . 6
  
  单位:KΩ
  注:用MF50型万用表测得“米”表示黑表笔接地,“+”表示红表笔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