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议”不上大夫
作者邵燕祥;康笑宇
期数1995年12期
  陈希同因为对王宝森事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引咎辞职,是四月底见报的;中共中央决定对陈希同进行审查,是六月初公布的。
  在听到第一则消息之后,在第二则消息传出之前,某地一位杂文家在一篇文章里议论到陈希同的辞职,结果,导致有关报刊的获“咎”。
  古称“刑不上大夫”,今则“议”亦“不上大夫”欤?那篇杂文对引咎辞职者的议论,其实并没有涉及他的“咎”吧,横隔千里,竖隔多重,怎么能深知其人之“咎”呢,不过议了议“辞职”罢了。
  事后之议如果不能有,事前之议当然更无从。不过若真允许事前之议,比如那位一度是贵州“第一夫人”的贪污犯,若当她在河南初露锋芒,或稍后在贵阳满城风雨、物议纷纷的时候,就能有公开的舆论示警,而有所收敛,也许未必非闹到枪毙不可的。
  议不上大夫,害了某些“大夫”。
  忽然想起最近楚庄兄批评白居易《长恨歌》之不足,未免是求全责备了。白居易议论的已不是大夫而是皇帝,尽管是隔着几代的“先帝”,毕竟是当朝的先人。让诗人迟生一千二百年,尸骨怕不容葬在洛阳龙门的风水宝地。“一篇‘长恨’有风情”,终不愧为没有史诗的国度的史诗。
  此当代之所以无史诗也,即使是《长恨歌》这样的,并不是没有“此恨绵绵”的题材。——呜呼!
  一九九五年八月六日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