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齐如山的回忆
栏目
书林一枝
作者
黄裳
期数
1990年10期
知道齐如山的名字,还是五十年前偶然买到他写的《戏班》,《上下场》的时候。我虽然对旧戏有点兴趣,但这两本书却并未细读,觉得这类“学院派”的研究著作是过于严肃。但也不能不佩服,一向被视为“小道”的旧戏,居然有人下功夫进行系统的研究,而且是无所依傍开辟荆棘的研究,没有识见与毅力是不行的。
齐如山是梅兰芳的挚友和合作者,他们有二十年共同工作的历史,梅的艺术成长是得到齐如山的不少帮助的。四十年前梅兰芳开始写他的《舞台生活四十年》,齐如山已经定居台湾。当时海峡两岸的形势,不能不引起下笔时的顾忌,可是梅先生决定还是按照历史的真实来写,在他的《四十年》里,有关的人物,应该提到的都要提到,这不只可以看出梅实事求是的精神与勇气,同时也说明了他做人的厚道。只要是对他有过影响,给过帮助的,都不被忘记。《四十年》于一九五一年出版,一时成为畅销书而且远播海外,住在台湾的齐如山一定是看到过的,恐怕也是促成他写回忆录的一个重要原因。齐如山的回忆录写成于一九五四——五五年,是十大册《齐如山全集》的第十册。书中没有一字涉及《四十年》,但不难发现对同一史实有时是存在着不同的表述的,这就是
齐如山的回忆
偷得半联
“强死能为鬼”
也说“可比与不可比”
复杂的现实与复杂的思想
国际儿童书展散记
美国黑人作家的出版近况
民间戏班、迷信及其他
冷眼向洋
不值一提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