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杂志 1981 - 1998 年全部文字内容(共200期),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片沙
栏目人生之旅
作者凸凹(1992.3.17)
出处《北京青年报》
期数总第 132 期
  建家宅时,拉了两卡车细沙。待房子建成,尚余不少,便用齿耙平于屋后,成一片温柔。
  有了这片沙,平添了意外的情趣,竟也生出许多的故事。
  片沙首先就是一脉神经,敏锐地感受着时空四季:春之潮润,夏之热燥,秋之沁凉,冬之冰冷。这些,都是极鲜明的感觉。
  晚餐里,夕阳正亮丽着,那一片细沙殷红如晕;在沙上踱一踱,便有一种自得的感觉。蹲下去,看到一群蚁正爬出洞来,作一字形跋涉。于人,这一片沙,是不盈肉眼的一小爿;于蚁,便是漫漫的一重瀚海。其跋涉,便透出恢宏的悲壮,诱人作一番谛视。
  一队工蚁的行迹,是被头蚁规范着。头蚁爬到哪里,后边的蚁们便追随到哪里,呈一线坚定,呈一线忠诚。其实,那一只头蚁,是爬得极随意的,它并无一个确知,确知在哪里有芬芳的收获。于是,便频频扑空,频频碰壁,但尾随的蚁们,并无丝毫之怀疑之叛逆之超越的征象。只要头蚁尚在走,后边的一线,便做着全心的追随。
  我极感动,投以更深的专注。
  谛视得久了,竟对那只头蚁生出莫名的一丝怨。因着它的缘故,使蚁群走了太多徒然的路。于是,将那只头蚁拿掉。蚁群只做片刻的迟疑,便被第二个蚁带着,继续走下去。这一只新的头蚁,自然是走了与前一只不同的路径,但它仍爬得极随意,依然无一个确知,而后边的一群依旧是无怨无悔,由它领到任何一个遥远的未知。
  我把这一只又拿掉了,它身后那只蚁,也是在片刻迟疑之后,接着带领伙伴们走下去。它自然也是走了与前一只不同的路径,但身后的一切,仍是陈旧的故事。
  拿掉第三只,第四只,第五只……其因袭不绝,在片沙上,蚁们的行迹便纷乱如麻。
  蚁是一群不知怨悔的圣徒,盯着前行者的足迹走下去,而把自己给忘却了。
  想着蚁的事,我的心竟也纷乱起来,欲转回屋去,寻一支烟抽,小儿却在身后笑起来。他在我的身后,已站了多时。之后,他招一班童子来,学我的样子,做给他们看。很快,童子们便都咯咯笑起来,对于他们,捉弄蚁类是一桩多有趣儿的游戏啊。
  翌日晚,我便不再拜谒蚁们的世界,而是裸足于细沙上,叠脚印。
  光滑的细沙,从趾间流过,微痒若抚。看一看叠下去的脚印,就又看出些眉目来:两只脚印竟不是一样规则,一个圆腴一些,一个纤瘦一些;若以圆腴为美,则纤瘦便为残缺;若以纤瘦为美,则圆腴便为畸型。以前却未发现过,以为身下这两条小船,是匀称和谐的一对,优美地引渡着人生。本以为完美的,却并不完美,美原来是相对的一层意思。
  心中便慨然。
  小儿也来叠脚印,一行一行地叠过去,一行一行地叠过来;其笑之率真,亦如沙之光滑,且不停地叫:爸,好玩!爸,好玩!
  小儿只知道好玩,却得到真快乐,而我却是一个慨然,游戏就是游戏,得一些真纯乐趣便足矣,何必又沉甸甸地想到那么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