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一万余条中国古文诗词曲赋精选,包含作者信息、原文、评析、注释、译文、赏析、辑评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送杜十四之江南 [诗]

作者孟浩然 [唐](689年-740年)
孟浩然,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正文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译文
  两湖江浙紧接壤,河道纵横水为乡。您去正值春江满,烟云弥漫水茫茫。

  暮色深沉天已晚,孤舟一叶停何方?心随友人望天涯,无限思念痛断肠。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揆之元杨载《诗法家数》:“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如果说这是送别诗常见的写法,那么,相形之下,孟浩然这首诗就显得颇为出格了。

  诗题一作“送杜晃进士之东吴”。唐时所谓“进士”,实后世所谓举子(举进士)。得第者则称“前进士”。看来,杜晃此去东吴,是落魄的。

  诗开篇就是“荆吴相接水为乡”,既未点题意,也不言别情,全是送者对行人一种宽解安慰的语气。“荆”指...(上海辞书出版社 - 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 周啸天)

评析
  《送杜十四之江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从写景入笔,通过淼茫春江与孤舟一叶的强烈对照,发出深情一问,对朋友的关切和依恋在这一问中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遥望渐行渐远的行舟,送行者放眼天涯,极视无见,不禁情如春江,汹涌澎湃。“断人肠”将别情推向高潮,在高潮中结束全诗,离愁别恨,悠然不尽。此诗用散行句式,如行云流水,近歌行体,写得颇富神韵,不独在谋篇造语上出格,自然流畅地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也体现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真挚友谊。

注释
  送杜十四之江南:一作“送杜晃进士之东吴”。杜十四,杜晃,排行十四,孟浩然友人。
  之:去,到。
  荆吴:荆是古代楚国的别名,在今湖北、湖南一带。吴也是古代国名,在今江苏、安徽、浙江一带。荆吴在这里泛指江南。
  为:一作“连”。
  春江:一作“江村”。
  淼茫:即渺茫。
  何处泊:一作“何处泊”。
  天涯:犹天边。指极远的地方。

辑评
  《批点唐诗正声》:近歌行体,无一点尘秽。

  《唐诗直解》:明净无一点尘氛,不胜歧路之泣。

  《唐诗训解》:辞意俱显。

  《唐贤三昧集笺注》:一气呵成,有情有色。

  《唐诗笺注》:真挚中却极悱侧。

  《批唐贤三昧集》:似浅近而有馀味者,以运气浑洽,写景清切故也。此辨甚微。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渺然思远、不牲临歧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