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
繁体荼
拼音chá,shū,tú,yé
偏旁艸
卷集【申集上】【艸字部】
【唐韻】【正韻】𠀤同都切,音塗。【詩·邶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傳】荼,苦菜也。【大雅】周原膴膴,菫荼如飴。【爾雅·釋草】荼,苦菜。【疏】一名荼草,一名選,一名游冬。葉似苦苣而細,斷之白汁,花黃似菊。
又【詩·豳風】採荼薪樗。【又】予所捋荼。【註】荼,萑苕也。
又【詩·鄭風】有女如荼。【箋】荼,茅秀,物之輕者,飛行無常。【周禮·地官·掌荼註】荼,茅秀也。【前漢·禮樂志】顏如荼,兆逐靡。【應劭曰】荼,野菅白華也。【師古曰】言美女顏貌如茅荼之柔也。荼者卽今所謂蒹錐也。
又【書·湯誥】弗忍荼毒。【傳】荼毒,苦也。【詩·大雅】民之貪亂,寧爲荼毒。【疏】荼、毒皆惡物。
又【詩·周頌】以薅荼蓼。【孫炎曰】荼亦穢草,非苦菜也。【王肅曰】荼,陸穢。
又【爾雅·釋木】檟,苦荼。【註】樹小如梔子,冬生,葉可作羹飮。【野客叢書】世謂古之荼卽今之茶,不知荼有數種,惟荼檟之荼卽今之茶也。詳茶字註。
又【博雅】荼,僭也。
又【揚子·方言】倩、荼,借也。【郭註】荼,猶徒也。 又神名。【風俗通】上古之時有神荼、鬱壘昆弟二人,性能執鬼。【蔡邕·獨斷】十二月歲竟,乃畫荼、壘,幷懸葦索以禦凶。
又【唐韻】宅加切【六書正譌】直加切【正韻】鋤加切,𠀤音𣗪。義同。 又通舒。【禮·玉藻】諸侯荼。【註】讀如舒遲之舒。【荀子·大略篇】諸侯御荼。【註】古舒字,玉之上圓下方者。【史記·建元以來侯者年表】荆荼是徵。【索隱註】荼,音舒。【唐韻古音】神荼之荼,荼毒之荼,亦𠀤音舒。
又【集韻】時遮切,音闍。【爾雅·釋草】蔈、荂,荼,卽芀也。 又倉大切,音蔡。【博物記】雲南郡荼首,其音爲蔡茂,是兩頭鹿名也,永昌有之。
又【集韻】余遮切,音邪。荼陵,縣名,在長沙。 又姓。【通志·氏族略】《漢書·江都易王傳》有男子荼恬。蘇林云:荼音琅邪之邪。
又【正韻】商居切,音書。與瑹同。
又【周禮·地官】掌荼,徐邈讀作羊諸切,音余。
又【集韻】後五切,音戸。亦茅秀也。
考證:〔【禮·玉藻】荼前詘後。〕 謹按所引非原文句讀,謹照原文改諸侯荼。
【唐韵】【正韵】𠀤同都切,音涂。【诗·邶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传】荼,苦菜也。【大雅】周原膴膴,菫荼如饴。【尔雅·释草】荼,苦菜。【疏】一名荼草,一名选,一名游冬。叶似苦苣而细,断之白汁,花黄似菊。
又【诗·豳风】采荼薪樗。【又】予所捋荼。【注】荼,萑苕也。
又【诗·郑风】有女如荼。【笺】荼,茅秀,物之轻者,飞行无常。【周礼·地官·掌荼注】荼,茅秀也。【前汉·礼乐志】颜如荼,兆逐靡。【应劭曰】荼,野菅白华也。【师古曰】言美女颜貌如茅荼之柔也。荼者卽今所谓蒹锥也。
又【书·汤诰】弗忍荼毒。【传】荼毒,苦也。【诗·大雅】民之贪乱,宁为荼毒。【疏】荼、毒皆恶物。
又【诗·周颂】以薅荼蓼。【孙炎曰】荼亦秽草,非苦菜也。【王肃曰】荼,陆秽。
又【尔雅·释木】槚,苦荼。【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作羹飮。【野客丛书】世谓古之荼卽今之茶,不知荼有数种,惟荼槚之荼卽今之茶也。详茶字注。
又【博雅】荼,僭也。
又【扬子·方言】倩、荼,借也。【郭注】荼,犹徒也。 又神名。【风俗通】上古之时有神荼、郁垒昆弟二人,性能执鬼。【蔡邕·独断】十二月岁竟,乃画荼、垒,幷悬苇索以御凶。
又【唐韵】宅加切【六书正讹】直加切【正韵】锄加切,𠀤音𣗪。义同。 又通舒。【礼·玉藻】诸侯荼。【注】读如舒迟之舒。【荀子·大略篇】诸侯御荼。【注】古舒字,玉之上圆下方者。【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荆荼是征。【索隐注】荼,音舒。【唐韵古音】神荼之荼,荼毒之荼,亦𠀤音舒。
又【集韵】时遮切,音阇。【尔雅·释草】蔈、荂,荼,卽芀也。 又仓大切,音蔡。【博物记】云南郡荼首,其音为蔡茂,是两头鹿名也,永昌有之。
又【集韵】余遮切,音邪。荼陵,县名,在长沙。 又姓。【通志·氏族略】《汉书·江都易王传》有男子荼恬。苏林云:荼音琅邪之邪。
又【正韵】商居切,音书。与瑹同。
又【周礼·地官】掌荼,徐邈读作羊诸切,音余。
又【集韵】后五切,音戸。亦茅秀也。
考证:〔【礼·玉藻】荼前诎后。〕 谨按所引非原文句读,谨照原文改诸侯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