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在线康熙字典
在线康熙字典
收录文字四万余条的康熙字典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繁体
拼音
偏旁
卷集【午集中】【皿字部】
繁体原文
【唐韻】洛乎切【集韻】【正韻】龍都切【韻會】籠都切,𠀤路平聲。【說文】飯器也。【字彙】盛火器也。【六書正譌】別作鑪爐,非。 又與鑪罏壚𠀤通。【類篇】賣酒區也。【前漢·食貨志】令官作酒,率開 盧以賣。

又【司馬相如傳】文君當盧。【註】累土爲盧,以居酒瓮,四邊隆起,其一面高,形如鍜盧。【史記】作當鑪。【晉書·阮籍傳】作當罏。【王戎傳】作酒壚。 又借爲黑色之稱。【集韻】黑弓也。通作玈。或作黸。【書·文侯之命】盧弓一,盧矢百。【左傳·僖二十八年】作玈弓矢。【揚子·法言】作黸。 

又【釋名】土黑曰盧。盧然解散也。 

又【水經注】奴盧縣有黑水,故池水黑曰盧,不流曰奴,因以爲名。 

又【韻會】湛盧,越劒名,歐冶子所鑄。言湛然如水黑也。 又勃盧,矛屬。【集韻】長𥍟謂之勃盧。 又呼盧,摴蒱戲,五子皆黑曰盧,最勝采也。【晉書·劉毅傳】挼喝五木成盧。 又與矑通。目中黑子也。【前漢·揚雄甘泉賦】玉女無所,眺其淸盧。【註】盧,目童子也。【文選】作矑。本作〈目𧆨〉。 又與獹通。良犬名。【詩·齊風】盧令令。【傳】盧,田犬。【張華·博物志】韓國有黑犬,名盧。【博雅】作韓獹。 又與顱通。頭盧,首骨也。【前漢·武五子贊】頭盧相屬於道。【史記】作頭顱。俗作髗。 又當盧,馬首飾。【詩·大雅·鉤膺鏤鍚箋】眉上曰鍚,刻金飾之,今當盧也。【正義】當馬之額盧。 又的盧,馬名。【埤雅】顙有白毛,謂之的盧。俗云的顱,非也。 又與鸕通。水鳥名。【前漢·司馬相如·上林賦】箴疵鳷盧。【註】鸕鷀也。【史記】作鸕。 又與蘆通。觚盧,草名。【前漢·司馬相如子虛賦】蓮藕觚盧。【註】扈魯也。【史記】作菰蘆。 

又【廣韻】葦未秀者曰蘆。【禮·中庸】夫政也者,蒲盧也。【朱註】蒲,葦也。【鄭註】蒲盧,蜾蠃,謂土蜂也。【爾雅·釋蟲】果蠃,蒲盧。【註】卽細腰蜂也。【解頤新語】瓠細腰者曰蒲盧。蜂細腰者一曰蒲盧。 又與𤬛通。胡盧,匏面圜者。本作瓠𤬛。 又水名。【宋史·河渠志】有胡盧河。【五代史·突厥傳】牛蹄突厥,其水曰瓠𤬛河。 又與櫨通。柱上柎,卽今之斗也。【釋名】盧在柱端,都盧負屋之重也。【爾雅·釋宮】作櫨。【疏】斗栱也。 又與籚廬通。都盧,國名。一曰戲伎名。【前漢·地理志】南入海有都盧國。【註】其國人勁捷,善緣高,故張衡西京賦云:都盧尋橦。【程大昌·演繁露】唐人以緣橦爲都盧緣。○按《晉語》侏儒扶盧,韋氏謂扶緣也。盧矛戟之柲,緣之以爲戲。《說文》作扶籚。《周禮·冬官考工記》作廬器。註:廬,力吾反,戈戟殳矛之柄也。是盧與籚廬古字通。 又與轤通。鹿盧圜轉木也。【禮·喪大記註】以紼繞𥓓閒之鹿盧,輓棺而下之。 又鹿盧,劒名。【宋書·禮志】劒不得鹿盧形。【註】古劒首以玉作鹿盧,謂之鹿盧劒。 又果名。【爾雅·釋木·邊腰棗註】今謂之鹿盧棗。 又若盧,官名。主弩射。【前漢·百官公卿表】少府屬官有若盧令丞。 又獄名。主鞫將相大臣。【禮·月令·疏】囹圄,漢曰若盧。 又盧牟,猶規矩也。【淮南子·要略篇】盧牟六合。 又盧胡,笑也。一作胡盧。【後漢·應劭傳】掩口盧胡而笑。【孔叢子·抗志篇】衞君胡盧大笑。 又地名。【左傳隱三年】尋盧之盟也。【註】齊地,今濟北盧縣故城。 又山名。【前漢·揚雄·校獵賦】後𨻰盧山。【註】單于南庭山也。 又姓。【廣韻】姜氏封於盧,以國爲氏。又複姓。【列子】有長盧子,古有尊盧氏,後氏焉。又有盧胥,善弋。【左傳】有盧蒲嫳,漢有索盧恢。【姓苑】有盧妃氏,湛盧氏。【五代周書】有豆盧寧。【魏書】有叱盧,沓盧等氏。又三字姓。【魏書】有吐伏盧,奚斗盧。【北史】有莫胡盧。 

又【字彙】盧回切,音雷。【周禮·夏官·職方氏】兗州其浸盧維。鄭康成讀。◎按《水經注》:漢封劉豨爲盧縣侯国。《前漢·王子侯表》作雷侯豨。是盧雷古字通。 

又【正韻】凌如切,音閭。與臚同。【唐書·和逢堯傳】欇鴻盧卿。【前漢·百官公卿表】作鴻臚,秦名典客,漢武帝更名大鴻臚。 又與閭同。【前漢·霍去病傳】濟弓盧。【註】水名。【史記】作弓閭。 【說文】本从虍从𠙽。俗从田作盧,非。

考證:〔【詩·大雅·鉤膺鏤錫箋】眉上曰錫。〕 謹按錫字从易。二錫字𠀤改鍚。〔【周禮·夏官·職方氏】兗州其浸維盧。〕 謹照原文維盧改盧維。
简体转换
【唐韵】洛乎切【集韵】【正韵】龙都切【韵会】笼都切,𠀤路平声。【说文】饭器也。【字汇】盛火器也。【六书正讹】别作炉炉,非。 又与炉垆垆𠀤通。【类篇】卖酒区也。【前汉·食货志】令官作酒,率开 卢以卖。

又【司马相如传】文君当卢。【注】累土为卢,以居酒瓮,四边隆起,其一面高,形如鍜卢。【史记】作当炉。【晋书·阮籍传】作当垆。【王戎传】作酒垆。 又借为黑色之称。【集韵】黑弓也。通作玈。或作黸。【书·文侯之命】卢弓一,卢矢百。【左传·僖二十八年】作玈弓矢。【扬子·法言】作黸。 

又【释名】土黑曰卢。卢然解散也。 

又【水经注】奴卢县有黑水,故池水黑曰卢,不流曰奴,因以为名。 

又【韵会】湛卢,越剑名,欧冶子所铸。言湛然如水黑也。 又勃卢,矛属。【集韵】长𥍟谓之勃卢。 又呼卢,摴蒱戏,五子皆黑曰卢,最胜采也。【晋书·刘毅传】挼喝五木成卢。 又与矑通。目中黑子也。【前汉·扬雄甘泉赋】玉女无所,眺其淸卢。【注】卢,目童子也。【文选】作矑。本作〈目𧆨〉。 又与獹通。良犬名。【诗·齐风】卢令令。【传】卢,田犬。【张华·博物志】韩国有黑犬,名卢。【博雅】作韩獹。 又与颅通。头卢,首骨也。【前汉·武五子赞】头卢相属于道。【史记】作头颅。俗作髗。 又当卢,马首饰。【诗·大雅·钩膺镂钖笺】眉上曰钖,刻金饰之,今当卢也。【正义】当马之额卢。 又的卢,马名。【埤雅】颡有白毛,谓之的卢。俗云的颅,非也。 又与鸬通。水鸟名。【前汉·司马相如·上林赋】箴疵鳷卢。【注】鸬鹚也。【史记】作鸬。 又与芦通。觚卢,草名。【前汉·司马相如子虚赋】莲藕觚卢。【注】扈鲁也。【史记】作菰芦。 

又【广韵】苇未秀者曰芦。【礼·中庸】夫政也者,蒲卢也。【朱注】蒲,苇也。【郑注】蒲卢,蜾蠃,谓土蜂也。【尔雅·释虫】果蠃,蒲卢。【注】卽细腰蜂也。【解颐新语】瓠细腰者曰蒲卢。蜂细腰者一曰蒲卢。 又与𤬛通。胡卢,匏面圜者。本作瓠𤬛。 又水名。【宋史·河渠志】有胡卢河。【五代史·突厥传】牛蹄突厥,其水曰瓠𤬛河。 又与栌通。柱上柎,卽今之斗也。【释名】卢在柱端,都卢负屋之重也。【尔雅·释宫】作栌。【疏】斗栱也。 又与籚庐通。都卢,国名。一曰戏伎名。【前汉·地理志】南入海有都卢国。【注】其国人劲捷,善缘高,故张衡西京赋云:都卢寻橦。【程大昌·演繁露】唐人以缘橦为都卢缘。○按《晋语》侏儒扶卢,韦氏谓扶缘也。卢矛戟之柲,缘之以为戏。《说文》作扶籚。《周礼·冬官考工记》作庐器。注:庐,力吾反,戈戟殳矛之柄也。是卢与籚庐古字通。 又与轳通。鹿卢圜转木也。【礼·丧大记注】以绋绕𥓓闲之鹿卢,挽棺而下之。 又鹿卢,剑名。【宋书·礼志】剑不得鹿卢形。【注】古剑首以玉作鹿卢,谓之鹿卢剑。 又果名。【尔雅·释木·边腰枣注】今谓之鹿卢枣。 又若卢,官名。主弩射。【前汉·百官公卿表】少府属官有若卢令丞。 又狱名。主鞫将相大臣。【礼·月令·疏】囹圄,汉曰若卢。 又卢牟,犹规矩也。【淮南子·要略篇】卢牟六合。 又卢胡,笑也。一作胡卢。【后汉·应劭传】掩口卢胡而笑。【孔丛子·抗志篇】卫君胡卢大笑。 又地名。【左传隐三年】寻卢之盟也。【注】齐地,今济北卢县故城。 又山名。【前汉·扬雄·校猎赋】后𨻰卢山。【注】单于南庭山也。 又姓。【广韵】姜氏封于卢,以国为氏。又复姓。【列子】有长卢子,古有尊卢氏,后氏焉。又有卢胥,善弋。【左传】有卢蒲嫳,汉有索卢恢。【姓苑】有卢妃氏,湛卢氏。【五代周书】有豆卢宁。【魏书】有叱卢,沓卢等氏。又三字姓。【魏书】有吐伏卢,奚斗卢。【北史】有莫胡卢。 

又【字汇】卢回切,音雷。【周礼·夏官·职方氏】兖州其浸卢维。郑康成读。◎按《水经注》:汉封刘豨为卢县侯国。《前汉·王子侯表》作雷侯豨。是卢雷古字通。 

又【正韵】凌如切,音闾。与胪同。【唐书·和逢尧传】欇鸿卢卿。【前汉·百官公卿表】作鸿胪,秦名典客,汉武帝更名大鸿胪。 又与闾同。【前汉·霍去病传】济弓卢。【注】水名。【史记】作弓闾。 【说文】本从虍从𠙽。俗从田作卢,非。

考证:〔【诗·大雅·钩膺镂锡笺】眉上曰锡。〕 谨按锡字从易。二锡字𠀤改钖。〔【周礼·夏官·职方氏】兖州其浸维卢。〕 谨照原文维卢改卢维。